| 
                             
                              | 
                                   
                                    | 编辑推荐: |   
                                    | 本文内容来自于360doc,详细介绍MBSE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内涵,希望对大家的学习能有所帮助。 |  |  最近院里有个词挺火,院里的大牛们没事就拽两句MBSE,好不风光。 
 没关系,早就想给大家八一八这个“专业名词”了。 
 MBSE,即“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在介绍MBSE之前,要先隆重推出两位与世无争(非营利组织)的上神大仙:OMG和INCOSE。 
 
 
 
                            OMG:对象管理组织(Object ManagementGroup) 
 
 OMG专门负责制定各种牛逼标准,专治各种不服!比如UML、MOF、XML等。 
 
                            很多大公司都臣服于OMG组织,比如大名鼎鼎的IBM、SUN、Apple和美国航空等。 
 INCOSE:系统工程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uncilon Systems 
                            Engineering)。 
 该组织涉足工业界、学术界和政府部门,专门研究各行业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属于典型的社交狂人。 
 INCOSE在地理位置上分成三个区域:1、美洲,2、欧洲、中东、非洲,3、亚洲、大洋洲。 
 
 下面,我们先介绍一下传统的系统工程(Traditional Systems Engineering,TSE,也称Text-Based 
                            SystemsEngineering) 
 
 由于TSE先天不足,于是乎,2007年,INCOSE很牛逼的提出了MBSE的概念。 
 MBSE与TSE到底有啥区别呢?能一句话说明白不? 
 MBSE相比TSE的优势和特点是什么呢? 
 
 下面我们来重点理解MBSE的内涵,即MBSE的三大支柱——建模语言,建模工具和建模方法。 
 首先来看建模语言 
 没有统一的建模语言用来交流,砖家们也没法儿愉快的互怼啊! 
 为了构建一套标准的系统建模语言,INCOSE很是烦恼! 
 终于有一天,他想开了,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OMG。 
 
 俩人一合计,就在UML的基础上整出来一套适宜于描述MBSE的建模语言——SysML。 
 
 SysML设计了各种图,但甭管咋地,就是把行业内的大牛们都忽悠瘸了! 
 这里也要科普一下MBSE与SysML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建模语言毕竟是INCOSE和OMG鼓捣出来的,但辣么多牛逼的工程师要的是干货!就好像没有称手的工具,怎么能服众呢? 
 很快,各种建模工具就应运而生啦!其中比较出名的当然是IBM的Rhapsody,以至于很多人一提起MBSE就说“哎,不就是Rhapsody吗?” 
 另外一个不得不提的建模工具就是院自主知识产权的“灵金系统工程套件”了。 
 
 概括来说,建模工具就是一套能帮助我们这些假装不正经的人很正经地参与系统工程建模中去的装逼利器。 
 当然,如果你认为“MBSE=建模语言+工具”,那你就图样图森破了!这怎么能符合MBSE的高贵气质呢? 
 敲黑板,划重点啦!MBSE还有建模方法,即:方法论、FangFaLun、Methodology——重要的事情要换着法儿说三遍!!! 
 目前比较流行的建模方法有IBM Harmony SE、INCOSE OOSEM、灵金工具的“面向任务、基于效能“建模方法…… 
 其实MBSE的建模方法一点也不深奥,通俗点来理解,建模方法就是为MBSE提供了规范的工作流程。就拿IBM 
                            Harmony SE来说,它就是一个“深V”。 
 
 阿共说的是这样的深V!它是由需求分析、系统功能分析、系统设计综合三个阶段所构成的。 
 灵金工具的“面向任务、基于效能”建模方法也类似。 
 怎么理解“面向任务、基于效能”呢?形象一点说,“干他”就是“面向任务”,中不中就是“基于效能”的事了。 
 总而言之,本次内容阿共只是想给大家科普一下MBSE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内涵,想有更深入的了解,不妨持续关注,我们下回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