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捐助,支持我们的公益事业。

1元 10元 50元





认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必填



  求知 文章 文库 Lib 视频 iPerson 课程 认证 咨询 工具 讲座 Model Center   Code  
会员   
   
 
     
   
 订阅
  捐助
智能运维:从 0 搭建 AIOps 系统
 
作者: 彭冬
  2449  次浏览      15
 2019-12-26
 
编辑推荐:
本文主要包含5W-1H分析方法、搭建AIOps,数据为王,分析计算、模型、算法,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于高维在线,由火龙果软件Delores编辑、推荐。

1. 概述:我们离 AIOps 理想王国还有多远

今天分享分四个模块,首先我们了解和一起探讨一下,大家都在提 AIOps,我们 AIOps 理想王国到底离咱们现在还有多远,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我们探讨这个问题时候考虑梦想或者理想是什么:

第一个,我们不背锅,我相信在座做运维的同学肯定有背锅的经历,如果我们实施 AIOps 让大家不用再背锅了,这算是第一个理想。

第二个理想,不用再起夜(半夜被叫醒),这个事情经常会发生。我的团队,包括我自己,也会由于线上问题半夜起来操作线上服务,我们希望有了AIOps之后这是要实现的第二个理想;

第三个理想,我们不用去7×24小时值班,尤其618、国庆、双十一、双十二,各种节日非常多,这种情况下要值班,希望有了AIOps这套机制后,不需要再做排班、值班,完全机器自动执行人工要干的事情,这是我们践行AIOps的三大理想。

刚才知道我们理想,那怎么去实现呢?我们可以通过这样分析方法:5W-1H分析方法,这个理论在公司经营管理方面用得非常多,做任何事情要问5个W,1个H。

第一个W,我们做什么。第二个,在哪个地方做。第三个,什么时候开始做。第四个,谁去做,大家问完这些问题心里已经有答案,谁去做,运维去做AIOps。

我们怎么去做和为什么是我们做,而不是别人去做呢?接下来我们探讨这个问题。

这就回到了这个问题,我们理想到底怎么去实现呢?我觉得答案是这样的:coding,之前做运维的同学写脚本或者做机器运维,现在我们做 AIOps 或者 DevOps,我们进入了开发领域,所以我们要不停写代码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有了理想之后,我们又有了方法,到底还要多久才能实现理想呢,这里可以参考借助于康波周期理论。

这是一个俄罗斯非常出名经济学泰斗人物提出的周期概念,是指我们社会的经济发展存在周期性波动的特点。

比如说我们的经济通常会经历波谷到波峰过程,每次衰退到兴盛需要科技革命的推动,比如蒸汽机、铁路,还有一些电气工业,到IT,再到我们现在AI,这是推动我们建立这样一个新周期的技术支撑。

这个理论认为,一个周期大概要50年,由此可见,对于AI,我们现在刚开始,所以我们正处于这个时代最开始,大家投身 AIOps 将非常有机会。

2. 准备:以终为始,看准目标

刚才提到我们运维从开始不用写代码,到写脚本,到我们可以做SRE工作,再做开发DevOps,再做 AI,我们运维角色发生着变化。从最开始的运维到运维工程师,再到开发工程师,再到大数据工程师,最后都变成算法工程师,所以就是这样一个角色的变化过程,我们处于这个AI时代,我觉得非常好的。

刚才我们谈了理想,有了理想之后,我们设定实施目标,所以现在我们探讨一下怎么去实施目标,要先了解一下我们行业的现状,具体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实施 AIOps 三驾马车是什么。

我们看一下行业现状,第一梯队,看国内第一梯队,BAT大家都认可的。当然还有BATXJ,还有ATM,还有XXX,还有很多企业,比如Facebook、Google等企业。

我们跟第一梯队比稍微困难一点,他们特点是人多、兵强马壮,钱多、体量大、起步早,别人比我们聪明,起步还比我们早,我们达到他们这样阶段,比如刚才阿里和百度同学分享的技术,我们达到他们境界可能还早着呢。对于第一梯队来讲,我们可能追赶他们稍微困难一点。

咱们看第二梯队,第二梯队我们认为市值100亿到500亿之间的企业,比如微博、搜狐、网易,这些企业更注重于业务,工程架构从零开始。

要跟他们同台竞技,咱们有《企业级 AIOps 实施建议》,包括我们出的智能运维这本书,从这些材料里面和高效运维公众号里面学到很多东西,可以从零搭建自己的 AIOps 系统。

区别就是这样,对于第一梯队来讲,BAT航空母舰,造各种轮船大炮,所有零部件自己去搞。

对于我们第二梯队来讲,我们做了什么事情呢?我们用了很多开源的东西,对于微博来讲用了非常多开源,比如 Redis 集群我们是国内最大的,我们也用了其他很多的开源软件。

我们发现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区别之后,就可以设定我们自己目标,明确运维目标到底是什么,这个很重要。我们列了几点,一般大家觉得稳定性、可靠性,性能是我们做运维的目标,实际上我们要考虑的是,对于稳定性来讲,有时候运维是不能完全干预的。

稳定性一般是指一个系统稳定性或者服务稳定性(出故障的概率),可能跟开发很有关系,他写一个代码有BUG,稳定性就不高。我们运维应该去想办法提高可用性,我们关注的最重要指标应该是系统的可用性。

可用性的定义是这样,有两个因素影响可用性:故障出现的间隔时间,间隔时间如果越长,可用性越高。

第二,故障的修复时间,修复速度越快,可用性越高。

运维要做的工作,一是要去拉长我们故障出现的间隔时间。第二,一旦出故障的时候,我们能够快速去修复,这两点正好可以通过自动化方式和智能化方式能够解决的问题。

我们刚才提到运维的核心目标是要提高可用性,下面我们聊一下实现 AIOps 有三驾马车。

第一,感知层,监控平台,我相信所有做运维平台都知道监控平台是什么样子,需要有一个报警平台,需要有一个CI/CD平台,自动化平台。CI/CD平台负责最终执行,有了策略之后,把这个策略实施到线上,需要这三驾马车,只有这三驾马车非常充分情况下,并驾齐驱,三驾马车开足马力情况下才能实施 AIOps 计划。

3. 启程:从0开始!构建AIOps大舞台

3.1 拥有数据

前面讲了这么多,看一下怎么实施三驾马车,从零到一怎么搭建这个平台。

我们看一下现状,我们所有的企业或者中小企业,我们要对照的看,我们企业到底大数据公司,你的数据量大数据,还是有数据。人工智能,还是智能人工。

前段时间有一个段子说现在很多人工智能客服,后面雇了一帮人做人工客服的,人工智能客服实际上是智能客服,后面有一堆客服人员充当机器,所以我们要看清楚到底是否需要AI,有可能我们只需要一些规则就搞定,报警聚合或者根因分析有规则就搞定,不需要太高深算法,我们要认清自己所面临的具体问题。

其次做 AIOps 一定要非常重视数据,我们这本书也非常详细探讨了数据重要性,要以数据为王。如果没有数据,后面所有分析计算、模型、算法,我们无从谈起,数据最开始一定要把关好,从数据采集、存储、计算,再到分析,一定以数据为王。

3.2 采集数据

从采集这端,我们可以用开源工具非常多。在微博最开始是这个,随着性能增长它有很多问题,我们逐渐迁移,现在用我们自研的一个版本。

自研版本支持自动流量控制,我们保证数据不丢失,能够支持各种适配,然后保证我们数据根据自己规则去进行一些简单的清洗。

这是我们对采集端的性能测试。

刚才提到所有数据采集端,数据采集在实施时候,尤其从零到一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采集的同时要做数据预处理,一定做数据处理,否则所有数据放到存储里面去,后面分析计算会带来很大问题,要在最开始时候对数据进行非常严格的处理。同时我们去推动日志的标准化,如果开始架构不合理,最终改造成本非常高。

上次跟滴滴公司的同学交流,他们做的一个trace系统花了两年时间,线上的一个系统,打通所有业务系统之间的桥梁,要建立这个。如果你开始没有考虑到这些,后面你可能需要花相当长时间构建和完善这样的系统。

我们最开始数据源头要注意这点,怎么保留数据能够正确和快速采集到。同时我们要让运维能够影响开发和产品,这点有必要强调一下,非常重要的。

运维隐藏在开发(RD)后面,开发隐藏在产品后面,产品隐藏在业务运营后面,我们运维离业务的链路很长,没有办法直接影响业务,开发或者产品说上线找运维,立马让你上线做线上变更,我们是比较被动的。

我现在所在的团队在尝试改变这样的现状,我们希望运维把我们影响范围前置,把我们数据前置,在产品设计规划阶段,要告诉他们日志应该怎么做,系统应该怎么设计,我们需要建立这样一个机制,让运维工作能够顺利展开。

3.3 存储数据

存储,我这块不用太多讲了,如果对大数据比较了解应该非常清楚,比如存储有很多的方法,对于热数据怎么存储,对于时序数据怎么存储。

对于数据的计算,我们这里面考虑几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刚才说我们数据采集完了之后怎么去做数据的计算,这里面要注意好几个问题,比如我们实时计算系统怎么去支持多种维度的聚合或者关联,这个是相对比较困难的。对于实时系统来讲,我们关注两个点。

第一,时效性,怎么快速去完成。

第二,关注我们数据的准确性,实时流数据很难验证准确性,不像离线数据,按天重跑这个,实时数据很难验证,我们必须通过机制或者架构层面去保证。

我们有一个算子,通过不同算子完成不同维度数据关联和聚合,通过配置方式可以实现线上的灵活变更,比如新增一个数据指标关联,你只需要改下配置搞定,不需要再上线发布。

3.4 报警系统

对于第二驾马车,报警系统,我们觉得最关键一点,这里面有开源的这个可以用。我们核心思想把报警集成监控平台里面去,通过监控页面可是化和报警规则,这两个要打通,开发同学配了一个监控图,他希望根据这个趋势设定他自己的报警阈值或者是配置,这两个需要能够做到关联。

3.5 CI/CD系统

第三驾马车,CI/CD系统,这个系统很关键一点,它要能去集成我们QA的自动化测试功能,否则我们在所有的线上变更时候都会去做自动化测试,如果你没有自动化的测试环节,你很难保证我们线上的发布质量。

刚才王艺提到我们线上有40%多的问题,因为线上变更导致,现实中可能更当,百分之八九十都是线上变更导致。因此我们必须有一套机制去保证所有的变更是安全,是没有问题的。

从刚才数据的采集到我们数据的存储,再到数据的计算,再到其他报警和监控,整个系统如果合在一起,是这样一个架构,这是我们可以实施架构,不是BAT很难很很高深架构,很多模块可以投入开源框架去完成。

3.6 线上系统

最下面是我们线上的系统,线上系统产生很多数据,这个数据通过一些存储介质,我们客户端收集,收集以后进入实时队列,再由实时系统进行消费,期间可能进行数据的关联和聚合,实时数据进入持续数据的存储引擎,比如这里面的这些,很多。再通过查询引擎,可能需要建立一套缓存机制,最终进行可视化,这个监控系统就出来了。

监控系统出来之后,我们去配合我们的报警,我们需要有报警的策略,这个策略直接触发我们线上变更,微博里面有个名人出轨了,我们对系统进行降级或者扩容,这个操作要通过策略直接去影响到线上变更系统,CI/CD变更系统,最终影响我们线上。

同时这里面有一条逻辑,我们还需要一个标注系统,对于实际报警规则有误报情况,对于这些信息进入标注系统,最终去反馈我们线上的特征里面去,这是一个整体的架构情况。

4. 爆发:智能决策,决胜千里

4.1 模型算法

前面很多老师讲了智能运维根因分析和异常检测,其实简单来讲,你不拿算法来讲,对于异常检测,其实很简单。比如基于统计的模型,基于统计模型一定分析数据统计的规律,或者它的概率分布,这是必须要有,不一定是所有的数据都可以拿这个统计模型来去做。你去分析发现这个数据属于正态分布,就可以用这个方法做检测。

如果没有分布、没有规律,你可能只能按照其他方法,比如基于临近度或者密度的方法。临近度很简单,可以理解异常数据和正常数据,它是一个分类的问题,正常数据在一堆,异常数据在一堆,异常数据距离比较短,这里面可以用分类算法。

基于密度也是一样,物以类聚,聚在一起密度更高一些,它和异常点密度会更小一些,通过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做。基于临近度和密度方法做,我们选K值可能困难一些,计算复杂非常高。

右边我们通过基于独立森林的算法做检测效果,我们发现这个算法能够带来的效果,我们准确率可以达到90%以上,这里一定要提到一点,我们异常检测不能完全替代,我们希望通过算法提高运维的效率。

4.2 报警聚合

对于报警的聚合,这里面报警聚合,我们希望报出来的警,刚才提到有个名人出轨了,可能导致一堆系统都出了问题,这一堆系统可能成千上百台机器发报警信息,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用报警聚合的方法。

比如我们用的AI方法,基于属性归纳,比如某台机器出了问题,这台机器存储服务,它导致存储服务部可用,存储服务上层业务支撑发博文,会导致发博文会受到影响。

归纳起来,这个机器报警,存储出了问题,发博文受到影响,我们归纳起来只需要发一条报警的短信过来就行了,我们现在发博文是异常的,需要谁去处理,这样就可以极大的降低我们的报警条数。

4.3 根因分析

对于根因分析,正好和报警聚合是一个反的方向,刚才是自下而上去做归纳,根因分析自上而下做分析和判断,最常见的方法决策树,也是最简单的办法。

发博文出了问题,它可能是存储服务导致,存储服务运行哪些机器上,哪些机器出了问题,自上而下判断具体的原因。

还有一些关联分析,这里面不展开讲了。

4.4 预测

我觉得AIOps的未来,应该是预测,很少有人重点讲,我要重点讲一下这一块,我们把祖师也搬出来,诸葛亮他在三国时期很好运用到了预测这种技术,比如赤壁之战、草船借箭和借东风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诸葛亮通过预测的方法,预测到11月份冬至时候有大风。根据什么来的?根据历史数据统计情况得来。

时序数据可以运用来运维,我们用时序数据看历史情况来预测未来。我们看时序数据基本特点,它一般会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个,我们可能有些趋势性,向上或者向下。右边的图周期的变化,它可能还有一些季节性的原因,可能复杂一点随机的看不到规律,它大概有这些特点。

对于持续数据的预测,其实我们有很多种方法。第一种方法非常简单,拿历史的N个点来去做平均,比如广告的收入。我们找前七天加起来除以七,就可以得到明天大概收入情况。

考虑距离时间最近的数据可能对预测结果影响更大,我们可以加权,把离最近时间点权重加大,加权平均。

加权平均法选择N个点,N的选择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就有指数平滑分法,把历史N个点都选出来,并且也是根据离当前时间越近,设定权重越大,我们第三种方法。

还有其他一些方法,比如ARIMA算法,这些算法的一些参数设定都并不完美,比如ARIMA里面需要设定PDQ,这个通常非常困难,也有一些自动化办法,它不一定适合所有场景,这个地方我们用了ARIMA做了对于广告的曝光量做了趋势预测,效果平均误差在4.8左右量。

还有一种办法,LSTM,我们请出最高大上的算法出来,我们搞深度学习,刚才提到的那些传统办法,决策树什么的。

我们预测可以用到一些高深的算法,LSTM,它非常适合于做趋势预测,它可以把历史的数据信息,或者一些特征捕获进来,并且通过遗忘门,它有遗忘门机制,可以把历史数据特征有选择性的携带进来。

通过这个,我们也做了效果,我们也是拿了广告每天的请求数据做了分析,发现了我们总的误差率在0.97,平均误差在2.839,比刚才的单纯用那个算法效果好很多。

 
   
2449 次浏览       15
相关文章

DevOps转型融入到企业文化
DevOps 能力模型、演进及案例剖析
基于 DevOps 理念的私有 PaaS 平台实践
微软开发团队的DevOps实践启示
相关文档

DevOps驱动应用运维变革与创新
运维管理规划
如何实现企业应用部署自动化
运维自动化实践之路
相关课程

自动化运维工具(基于DevOps)
互联网运维与DevOps
MySQL性能优化及运维培训
IT系统运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