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 文章 文库 Lib 视频 iPerson 课程 认证 咨询 工具 讲座 Modeler   Code  
会员   
 
  
 
 
     
   
分享到
给技术人上的管理课:平衡和集中
 
作者 高博  火龙果软件 发布于:2014-03-28
 

大中型团队管理是技术人转型的巨大挑战,这个阶段的管理工作,仍然可以归为技术范畴,依靠的大抵是管理人的筋肉力量。是否会管理,要看能否管好超出自己筋肉力量规模的团队。此中的关键,在于把握平衡和集中的艺术。

大中型团队管理是技术人转型的巨大挑战,因为对小规模的团队基本上能够做到每个人都认识和了解,工作如何细分和跟踪亦可以做到全面掌控。这个阶段的管理工作,仍然可以归为技术范畴,依靠的大抵是管理人的筋肉力量。而真正看一个人会不会管理,要看他能否管好超出自己筋肉力量规模的团队。只有你连下面有多少人都不知确数,连事情不知道由谁如何完成,也能达成自己设定的目标,这才是管理真正发挥了功效。此中的关键,在于把握平衡和集中的艺术。

志向与智慧的平衡

凡做管理之人,首先自己要有个主张,有个志愿。手下管两个人的,要有做立十人之功的雄心。手下管一百个人的,就足可有将整个行业改弦易辙的壮志。技术型的企业,大事情由小团队做出来的,数不胜数。以190亿美元天价出售的WhatsApp,其团队不过区区35人。再反观很多号称数千人的公司,却要仰仗关系和公关挣一点不那么干净的辛苦钱,还要成天压榨流动性很大的员工。考察其管理层,得出的最大问题就是他们没有志向,没有目标。看似整天在管这管那,但没有管到点子上。

这不是说管理人要盲目自信,好大喜功。管理人必须有志的同时,还要有智。这个智,是要比人远一步、深一层的洞见。例如,团队成员只觉得靠自己的力量,不可能完成需要短板技术的产品研发。此时,管理人就要能够看到从内部培养这块短板的机会,或是引入外援的可能;领导觉得根据以往的经验,完成某某任务需要一年,因而无法达到标书的要求,管理人就要能够看到,提高非关键模块的风险系数,即可以将研发时间减少20%;别人都在做PC软件,管理人就要看到做移动App才是下一拨热点;而在移动App如日中天之时,管理人就要看到移动安全市场并在技术和法务上重兵布局……

核心的问题在于资源,资源出了问题,再好的团队也不能成事。管理人要把握的第一个平衡,就是达成目标所需要的资源,和计划动用的资源的平衡。尤其要注意,资源不足不是资源问题的唯一表现形式。有太多的问题不是出在资源不足,而是出在资源过剩。资源一旦超过了达成目标所需要的程度,就要立刻调整目标。否则必然由于人性的贪婪和惰性,让团队的斗志被消磨,甚至发展成为争夺资源的内斗,给竞争对手造成可乘之机。真正好的团队,都是有适度的资源饥饿感,但又总能以奋斗的方式开源节流,充分享受资源到位的成就感。反过来,管理人则要想方设法,争取一定量的过剩资源,在团队面临过大压力时缓释,提高团队的韧性和耐力。

理性与激情的平衡

在本刊1月期《给技术人上的管理课:控制和计划》一文中说过,物理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但人心则不行。钱花得再多,都只能换取人的表面合作,但这远远不够作为团队的基础。况且人心变化莫测,今天是这样的心情,明天就可能完全不同了。而管理的效用即体现在此,它要使得人的意志朝向对目标有利的方向偏移。

团队的管理人,多数乃是在平日慢慢地由各个成员的意志交互造成的结果。这种意志力潜移默化的渗透压,超越年龄和职权,直达人的内心深处。一旦团队遇到任何问题,或需要做出影响全体的决定时,所有人的目光会不自觉地投向那几个人,这就是管理人无形却又无价的荣誉徽章。

取得这枚荣誉徽章的过程,是艰难的。这其中的奥秘,我们将在后续的文章中继续讲述。但一旦取得,管理人的意志对于团队的影响力是有近乎无限的放大系数的。这种影响力还会放大到这个团队之外,甚至超出管理人本人的专业和功绩的范围,让无数的陌生人对管理人本人产生信任和依赖的情感。

但管理人必须时时牢记,这种信任和依赖乃是借来的钱款,必须好好经营,给予信任和依赖者以足够的回报,不然会破产得很快。而这一点,恰恰是很多管理人的软肋。尤其是从技术人转型而来的,比较容易得意忘形,以为自己成了救世主,结果管理生涯只能是昙花一现。管理人是否优秀,不仅要看他能否拿到荣誉徽章,更要看他能否保持荣誉徽章。要做到这一点,管理人就要反思,能够赢得荣誉徽章的意志来源。一个人真能够做到面面俱到,不犯错误吗?这样的想法是最危险的。往往管理人会以激情为理由,来无视别人看似平庸实则合理的意志,并且在碰巧得志的情况下陷入恶性循环,最终重重地摔下来。

而对真正有为的管理人来说,意志的酝酿是需要时间的。他们绝不早早地宣布想法,而是花大量的时间来体会他人的意志,从中找出合理的部分和看似不合理之处。而对于那些看似不合理之处,他们也需要时间来试验,甚至反复地试验,找到它们不合理的根源所在。他们相信黑格尔说的那句绝大多数人都闻所未闻的话,那就是“合理方可存在”。尤其是技术工作中存在的刚性,更是让该领域的管理人不能不高度重视理性的最后检验作用。你说更改如此这般的配置,服务器就不会在20万并发下面失去响应吗?但如果服务器真的失去了响应,是否就反过来说明配置不该那样更改呢?其实可能与此无关,或是隐含了某些特定条件。服务器不会因为你有高昂的激情,就能够承担更高的并发了,而只能是满足了理性的条件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因此,管理人意志中的激情绝不应该是盲目的激情,而只能是基于对理性工作的更深刻认识而达到了更高程度的的理性,这就是激情和理性应该达到的平衡状态。简单地说,管理人在表达激情时,如果给人的感觉是“说得倒是天花乱坠,但感觉不甚靠谱”,这就麻烦了;给人的正确感觉应该是“如此司空见惯之事,我为什么没有早点想到呢?”

平衡感的把握是一种平日的功夫,不妨称为管理人的修炼。平衡的要义是要使得资源保持合理的水平,并流向合理的去处。管理人要精于数字的计算,但更重要的则是培养估算和直觉。最要紧的不是做平均,而是估算合适的权值。必须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投入放大路径,这样才能够发挥好团队的效益。这种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经年累月反复试验才能获得的经验。而且技术行业的变化从来是不打招呼的,行业变了,管理思路不变,就要落后挨打。因此,管理人欲在技术行业里求生存,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艰苦地从实践中学习。哪怕一开始不懂也不要紧,平日里有的是时间去试错,或者说要从太多宿命般的错误中杀出一条正确的血路来,这不仅需要有快速的反应,还要有顽强的意志和不错的运气。

集中与责任

然而生活并不按照理想的方式来发生,突发事件和异常压力总会不期而至。平日的修炼,在关键的时刻就要经受考验。平衡的原则依然适用,但此时管理人必须以更主动的姿态介入,因为留来计算的时间窗口变得非常紧迫了。如果说平衡是以静制动,那么集中就是以动制动了。它的具体形式,就是管理人主要的决策计算依据的来源,从团队中的他人意志和中长期的试验数据,变成了历史事件经验和短期的试验数据。管理人的个人意志发挥的作用,在团队重要决定中的比例明显增加,这也是所谓集中的原始意义。

但他人意志和较长时间的试验数据,对于决策正确性的影响,永远是极其关键的。管理人一旦听不进别人的话,或是拍脑袋做决定,就几乎一定会犯错。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取消这两个计算依据,只是说在资源不允许的条件下,不得已才要用历史事件经验来一定程度上替代他人意志,才要缩短试验的时长和频度。所以管理人绝对不能是急性子。哪怕火烧了眉毛,也要理性地用一点时间来收集尽可能多的外部信息,搞清楚火从哪里来,有哪几种可以逃生的选择,在逃生之前需要避免哪些低级错误,等等。

我们经常会在重大的产品上线之际,发现有几个始料未及的缺陷,而这时所有的高管和媒体的目光都集中在此。此刻,能否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弄清楚问题的来源,然后果断地给出下一步动作的指示和作出合理的解释,是非常考验人的。在众说纷纭中,要判断出关键的信息所在,极其需要管理水平,但其实倒也不难:关键在于要听取相关负责人等的意见,而不要道听途说。而在下一步动作的指示中,当以造成最小破坏者为准,这个度的把握却只可意会。比如,在Web产品新版本上线以后,发现部分用户无法登录。此时,究竟是上一个热修复,还是回滚到旧版本?这就需要首先找到与登录相关的前后端工程师,排查是哪一部分逻辑出了问题。如果时间并不允许,那就要判断回滚是否会带来更大的影响。比如,在数据库中加了一些字段,而大量用户已经往这些字段里填充了数据,回滚会造成用户的数据丢失。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其回滚可能就不如给那些一时不能登录的部分用户发邮件做解释,争取时间来除错更好些。

集中永远是特殊时期不得已而为之的办事方式,原因就在于它的风险太大,免不了团队要因为信息不足而犯错。管理人的个人意志,永远都要植根于团队里尽可能多的信息土壤中,才能持续地在正确的方向上成长。即使大方向不错,在执行时需要的细节信息也必须落实到位,才会看到团队在向目标靠近。绝对不会有哪个团队,仅凭管理人的个人意志就能领导的。管理,是个人才能和精力在团队维度上的延伸,但这一点从来都不是自然地发生的,而只能是反复的意志碰撞和融合,反复试验择优汰劣的结果,区别无非在于团队融合和试验结果改进的效率罢了。

正因为集中是冒大风险的事,所以管理人不能不挺身而出,承担与这风险相应的责任。大中型团队的管理人,不能免于经常面对集中决策的场合。这就需要在平日下更大的功夫来进行平衡感的自我训练,广开渠道,才能在关键时刻收集到尽可能多的必要信息和资源。而最高层的管理人,则需要有超强的生存能力,敢担任何生死存亡的责任。较之中层管理人,最高层的管理人就要想得更多更远:团队今天能活下去了,明天应该做些什么来活得更好?团队的资源不够了,要到哪里去融来新鲜的血液?团队内部出现了裂痕,应该因势利导地分拆,还是要强调表面上的和谐?管理人在平日能够多想想集中的场合,在需要集中的时候,就能够更从容些。正所谓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自然也就能避免管理时的好高骛远,或者妄自菲薄。

小结

在本文中,我们深入地考察了管理中的若干重要方面,以帮助管理人走向成熟,获得管理大中型团队的能力。管理人首先要有超出自己所掌握团队人数单兵作战之和的目标,才谈得上管理的效益,即发挥出团队的潜力,做到个人不能实现的事。管理人要想方设法为团队目标弄到足额甚至更多的资源,但同时也要及时地调整目标,使得团队保持一个健康的饥饿感。

管理人要在平日像信息海绵一样,吸取一切必要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解决团队问题,引导团队决定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会带给管理人以极大的魅力,将管理人个人意志的影响力延伸到管理人所不直接掌控的人和事。管理人要充满激情,积极地发现和尝试别人看不到、想不到的可能,然而要防止激情变成个人意志的膨胀,甚至以个人意志取代理性判断。

归根到底,平衡是成熟管理人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这项长期的自我训练,甚至要强化为管理人的本能。冷静思考,向正确的相关人等收集信息,这是管理人甚至在极端场合都要尽力而为的工作,同时又不能因此而规避承担相应风险的责任。在不得已时,可以部分地采用历史经验的信息,或只做较短较少的试验,但绝对不可拍脑袋做决定。无论结果如何,只要管理人勇于承担责任,团队就不会受到毁灭性的伤害,即使解散了,人心都还是有数的,东山再起只是时间的问题。在无常的人心和世事中取得平衡感,在风雨飘摇中承担责任并发挥集中的效率,这是管理人荣誉的来源,也是立身之本。

相关文章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



给开发人员的时间管理建议
创业公司打造“A级团队”的七个方法
正视研发管理才是高水平竞争
资深经理谈团队建设和绩效管理
研发项目管理实战
研发及技术人员管理技能培训教程
RDM026_研发项目管理培训教材PPT
团队建设与管理
研发团队与工作管理
IPD原理与实践
研发资产和过程管理
从技术走向管理
 
分享到
 
 
     


正视研发管理才是高水平竞争
需求是如何变成产品原型的
产品经理能力模型解说—把控
产品经理的正确定位
谁是合格的产品经理?
产品管理与产品营销的区别
更多...   


统一过程及应用
敏捷过程实践
基于XP/RUP的迭代开发
软件开发过程指南
SCRUM过程实践
敏捷测试-简单而可行


某博彩企业 产品经理与产品管理
北京 研发团队与工作管理
广东金赋信息 敏捷开发过程与项目管理
某支付平台 软件配置管理与发布管理
富士 软件外包项目管理与进度管理
塞孚耐 基于Scrum的敏捷开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