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敏捷项目有如此多的问题?
 

2010-03-23 来源:网络

 

OK,敏捷哈。不争论什么是敏捷。我们来看一些现象,然后你来告诉我,你有没有遇到过这些问题。

没人提真正的Feedback

每个迭代结束之后,我都会做Showcase。但是从Showcase上收集到最多的,就是UI的问题,字体太小之类的。每个Release发布之后,项目都会部署一个试用版本。但就是不见真正的用户来“试用”,就更别提Feedback了。敏捷不是强调Feedback吗?客户(Customer)时间不够,同时他们也不是最终用户,提不出足够有深度的Feedback。而最终用户呢,压根就没兴趣。

架构咋弄啊

每个迭代都要被催着出东西,哪里有时间弄架构哦。一开始就一个劲的加功能。前几个迭代大家都很Happy,功能出来的特别快。后来就越来越慢了,团队情绪也很差。

客户说没有不是Must Have的

事情实在太多了,做不完呀。那让客户来排优先级吧,把哪些是Must Have的找出来。但是客户说了,这些都很重要,没有这个Feature,或者那个Feature系统就压根没有用处。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到底在往哪走

团队的成员越来越多地在抱怨,天天做Story。但是这些Story都是干什么用的呢?这做一点,那做一点,根本就整合不到一个Vision里去。客户说,我给了你Vision啊,你看这个Feature那个Feature,这些要做的东西就是我们的Vision啊(心里还在犯嘀咕呢,你们干活的吵什么吵)。

这些问题都有一个相同的最终根源。我们先来看最明显的Feedback问题。为什么客户和最终用户都不提Feedback?因为不关他们的事!做Showcase不过就是在眼前晃两下,有深度的Feedback不是那么容易及时地想到的。而Release又有多少是真正部署到产品环境的?最终用户一方面还用这旧的系统,天天忙着四脚朝天的,哪里有时间来试用我们的新系统呢?无论你是设置了一个测试机在他的桌子旁边,还是一天三次的发Email提醒。只要你的系统不是完成他工作必须的一部分,他就不会理你。

为什么Release出来的系统不能部署到Production环境呢?这不是很奇怪吗。是的,确实很奇怪。但是,假如你是客户,你被你的组织委任了一个替换现有系统的差事。现有的系统有100个功能,完全开发完这些功能可能需要两年。但是,每三个月都有一次绩效考核。你会不会希望每三个月,就让领导看到你都弄出了点了啥?于是你找到了一个号称可以做敏捷开发的外包公司,要求他们每三个月给你出一个版本。但是这个版本能真正上Production么?不能!现有系统有100个功能,那么多用户在用呢。你三个月弄出来的系统怎么替换这么大一个系统啊?一个“成熟的企业”,对于一个这样系统的GO OR NOT GO MEETING都要开三个月呢。

也许你要说,我们是真正的Green Field开发,彻底重头写的。那么有你开发的系统之前,这家企业是怎么运作的?至少有一个Paper Process吧。没有电子系统,人们就用纸笔,各种单据来工作呗。IT系统不过是Paper Process的自动化而已。再说了,这年头还真没几个请得起我们,而且现在还没有一个IT系统的,需要从Paper Process开始的?

除非你做的是非常有创新性的企业开发。通过创新性的IT系统,开发新的业务。比如通过新的交易应用来辅助新的Margin Loan产品的市场投放。大部分时间来说,我们都是被引入进来“替换”现有的Paper Process,或者现有的遗留应用的。

假设我们要替换的就是一个有100个功能的遗留应用,我们是怎么来“玩”敏捷的呢?基本上来说,我们假设了一个温室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你可以假设你做的是Green Field的开发。把100个功能,分成多个Release,每个Release又分成多个Iteration。在每个Release之后都会发布一个Pilot版本给测试用户试用。这样就可以迭代式地添加Feature,直到最后能够替换原有的系统。从我的经验看来,正是这种做法,部分导致了以上问题(甚至有些情况下是根源)。前面已经提到了,这样会导致缺少来自最终用户的,真正的Feedback。其次,由于少了一个Feature都无法替换旧的系统,客户很难做出优先级的正确选择。以替换旧的系统为目的,所有的Feature都是Must Have。同时这样会导致每个Release缺乏明确的,唯一的Goal。经常是这个Feature做一些,那个Feature做一些,Team会觉得没有明确的目标。

如果我们不以替换旧的系统为目标?那么应该以什么为目标?这个时候你可以去看看Eric Evan的Strategic Design。他说,你应该想想What drives you to spend million dollars on this project in the first place(你为什么在最开始要在这个项目上决定花上一百万美元)。这个背后一定是原因的。基于对这个原因的理解,我们可以选定一定的Feature来实现。然后就开始实现,然后把实现部署了让所有的用户去用。用这种策略,而不是前面那种策略,这样就逼着我们去做很多事情。而我相信这些事情,很有可能就有助于解决前面四个问题。特别是,其中的架构问题。为什么呢?架构是什么?架构就是对问题的一种分解方式。怎么样才能迫使我们去思考架构问题呢?在现有的系统上打个洞,然后挖掉一块,围一道墙,里面再把新的Feature做出来。没有对系统整体的了解,没有对模块的分解,没有对模块之间耦合依赖关系的分析,是不可能做到这些的。这样就迫使我们做出一个低耦合高内聚的架构!

把这种策略做到极致就是之前我说过的持续部署才是王道。不但每个Release都和旧的系统集成起来,然后真正的部署。甚至,我们可以做到每个迭代都部署。在Fred George描述的团队里,甚至都没有迭代。一个Feature开发出来就立马被部署了。



由外而内看敏捷软件开发
架敏捷开发中史诗故事与用户
看板任务管理
面向全球化的有效敏捷交付
小型团队快速开发方法
DevOps,不是一个传说!
更多...   


统一过程及应用
敏捷过程实践
基于XP/RUP的迭代开发
软件开发过程指南
SCRUM过程实践
敏捷测试-简单而可行


某博彩企业 产品经理与产品管理
北京 研发团队与工作管理
广东金赋信息 敏捷开发过程与项目管理
某支付平台 软件配置管理与发布管理
富士 软件外包项目管理与进度管理
塞孚耐 基于Scrum的敏捷开发
更多...   
 
 
 
 
 

组织简介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2 ®  UML软件工程组织 京ICP备10020922号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