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捐助,支持我们的公益事业。

1元 10元 50元





认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必填



  求知 文章 文库 Lib 视频 iPerson 课程 认证 咨询 工具 讲座 Modeler   Code  
会员   
 
   
 
 
     
   
 订阅
  捐助
通过demo学习OpenStack开发--API服务(4)
 
作者:刘陈泓 来源;InfoQ 发布于 2016-7-14
  1938  次浏览      16
 

编者按:《通过demo学习OpenStack开发》专栏是刘陈泓的系列文章,专栏通过开发一个demo的形式来介绍一些参与OpenStack项目开发的必要的基础知识,希望帮助大家入门企业级Python项目的开发和OpenStack项目的开发。刘陈泓主要关注OpenStack的身份认证和计费领域。另外,还对云计算、分布式系统应用和开发感兴趣。

上一篇文章说到,我们将以实例的形式来继续讲述这个API服务的开发知识,这里会使用Pecan和WSME两个库。

设计REST API

要开发REST API服务,我们首先需要设计一下这个服务。设计包括要实现的功能,以及接口的具体规范。我们这里要实现的是一个简单的用户管理接口,包括增删改查等功能。如果读者对REST API不熟悉,可以先从Wiki页面了解一下。

另外,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和理解,本系列的代码会放在github上,diabloneo/webdemo。

Version of REST API

在OpenStack的项目中,都是在URL中表明这个API的版本号的,比如Keystone的API会有/v2.0和/v3的前缀,表明两个不同版本的API;Magnum项目目前的API则为v1版本。因为我们的webdemo项目才刚刚开始,所以我们也把我们的API版本设置为v1,下文会说明怎么实现这个version号的设置。

REST API of Users

我们将要设计一个管理用户的API,这个和Keystone的用户管理的API差不多,这里先列出每个API的形式,以及简要的内容说明。这里我们会把上面提到的version号也加入到URL path中,让读者能更容易联系起来。

这些就是我们要实现的用户管理的API了。其中,表示使用一个UUID字符串,这个是OpenStack中最经常被用来作为各种资源ID的形式,如下所示:

因为是个demo,所以我们设置一个用户包含的信息会比较简单,只包含name和age。

使用Pecan搭建API服务的框架

接下来就要开始编码工作了。首先要把整个服务的框架搭建起来。我们会在软件包管理这篇文件中的代码基础上继续我们的demo(所有这些代码在github的仓库里都能看到)。

代码目录结构

一般来说,OpenStack项目中,使用Pecan来开发API服务时,都会在代码目录下有一个专门的API目录,用来保存API相关的代码。比如Magnum项目的magnum/api,或者Ceilometer项目的ceilometer/api等。我们的代码也遵守这个规范,让我们直接来看下我们的代码目录结构(#后面的表示注释):

这个在API服务(3)这篇文章中已经说明过了。

先让我们的服务跑起来

为了后面更好的开发,我们需要先让我们的服务在本地跑起来,这样可以方便自己做测试,看到代码的效果。不过要做到这点,还是有些复杂的。

必要的代码

首先,先创建config.py文件的内容:

就是包含了Pecan的最基本配置,其中指定了root controller的位置。然后看下app.py文件的内容,主要就是读取config.py中的配置,然后创建一个WSGI application:

然后,我们至少还需要实现一下root controller,也就是webdemo/api/controllers/root.py这个文件中的RootController类:

本地测试服务器

为了继续开放的方便,我们要先创建一个Python脚本,可以启动一个单进程的API服务。这个脚本会放在webdemo/cmd/目录下,名称是api.py(这目录和脚本名称也是惯例),来看看我们的api.py吧:

运行测试服务器的环境

要运行这个测试服务器,首先需要安装必要的包,并且设置正确的路径。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们将会知道,这个可以通过tox这个工具来实现。现在,我们先做个简单版本的,就是手动创建这个运行环境。

首先,完善一下requirements.txt这个文件,包含我们需要的包:

然后,我们手动创建一个virtualenv环境,并且安装requirements.txt中要求的包:

启动我们的服务

启动服务需要技巧,因为我们的webdemo还没有安装到系统的Python路径中,也不在上面创建virtualenv环境中,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指定PYTHONPATH这个环境变量来为Python程序增加库的查找路径:

现在测试服务器已经起来了,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http://localhost:8080/ 这个地址来查看结果。(你可能会发现,返回的是XML格式的结果,而我们想要的是JSON格式的。这个是WSME的问题,我们后面再来处理)。

到这里,我们的REST API服务的框架已经搭建完成,并且测试服务器也跑起来了。

用户管理API的实现

现在我们来实现我们在第一章设计的API。这里先说明一下:我们会直接使用Pecan的RestController来实现REST API,这样可以不用为每个接口指定接受的method。

让API返回JSON格式的数据

现在,所有的OpenStack项目的REST API的返回格式都是使用JSON标准,所以我们也要这么做。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够让WSME框架返回JSON数据呢?可以通过设置wsmeext.pecan.wsexpose()的rest_content_types参数来是先。这里,我们借鉴一段Magnum项目中的代码,把这段代码存放在文件webdemo/api/expose.py中:

这样我们就封装了自己的expose装饰器,每次都会设置响应的content-type为JSON。上面的root controller代码也就可以修改为:

再次运行我们的测试服务器,就可以返现返回值为JSON格式了。

实现 GET /v1

这个其实就是实现v1这个版本的API的路径前缀。在Pecan的帮助下,我们很容易实现这个,只要按照如下两步做即可:

先实现v1这个controller 把v1 controller加入到root controller中

按照OpenStack项目的规范,我们会先建立一个webdemo/api/controllers/v1/目录,然后将v1 controller放在这个目录下的一个文件中,假设我们就放在v1/controller.py文件中,效果如下:

然后把这个controller加入到root controller中:

此时,你访问http://localhost:8080/v1就可以看到结果了。

实现 GET /v1/users

添加users controller

这个API就是返回所有的用户信息,功能很简单。首先要添加users controller到上面的v1 controller中。为了不影响阅读体验,这里就不贴代码了,请看github上的示例代码。

使用WSME来规范API的响应值

上篇文章中,我们已经提到了WSME可以用来规范API的请求和响应的值,这里我们就要用上它。首先,我们要参考OpenStack的惯例来设计这个API的返回值:

其中users是一个列表,列表中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user。那么,我们要如何使用WSME来规范我们的响应值呢?答案就是使用WSME的自定义类型。我们可以利用WSME的类型功能定义出一个user类型,然后再定义一个user的列表类型。最后,我们就可以使用上面的expose方法来规定这个API返回的是一个user的列表类型。

定义user类型和user列表类型

这里我们需要用到WSME的Complex types的功能,请先看一下文档Types。简单说,就是我们可以把WSME的基本类型组合成一个复杂的类型。我们的类型需要继承自wsme.types.Base这个类。因为我们在本文只会实现一个user相关的API,所以这里我们把所有的代码都放在webdemo/api/controllers/v1/users.py文件中。来看下和user类型定义相关的部分:

这里我们定义了class User,表示一个用户信息,包含两个字段,name是一个文本,age是一个整型。class Users表示一组用户信息,包含一个字段users,是一个列表,列表的元素是上面定义的class User。完成这些定义后,我们就使用WSME来检查我们的API是否返回了合格的值;另一方面,只要我们的API返回了这些类型,那么就能通过WSME的检查。我们先来完成利用WSME来检查API返回值的代码:

这样就完成了API的返回值检查了。

实现API逻辑

我们现在来完成API的逻辑部分。不过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直接返回一个写好的数据,就是上面贴出来的那个。

代码中,会先根据user信息生成User实例的列表users_list,然后再生成Users实例。此时,重启测试服务器后,你就可以从浏览器访问http://localhost:8080/v1/users,就能看到结果了。

实现 POST /v1/users

这个API会接收用户上传的一个JSON格式的数据,然后打印出来(实际中一般是存到数据库之类的),要求用户上传的数据符合User类型的规范,并且返回的状态码为201。代码如下:

可以使用curl程序来测试:

同时,服务器上也会打印出:

我们用3行代码就实现了这个POST的逻辑。现在来说明一下这里的秘密。expose装饰器的第一个参数表示这个方法没有返回值;第三个参数表示这个API的响应状态码是201,如果不加这个参数,在没有返回值的情况下,默认会返回204。第二个参数要说明一下,这里用的是body=User,你也可以直接写User。使用body=User这种形式,你可以直接发送符合User规范的JSON字符串;如果是用expose(None, User, status_code=201)那么你需要发送下面这样的数据:

你可以自己测试一下区别。要更多的了解本节提到的expose参数,请参考WSM文档Functions。

最后,你接收到一个创建用户请求时,一般会为这个用户分配一个id。本文前面已经提到了OpenStack项目中一般使用UUID。你可以修改一下上面的逻辑,为每个用户分配一个UUID。

实现 GET /v1/users/

要实现这个API,需要两个步骤:

在UsersController中解析出的部分,然后把请求传递给这个一个新的UserController。从命名可以看出,UsersController是针对多个用户的,UserController是针对一个用户的。 在UserController中实现get()方法。

使用_lookup()方法

Pecan的_lookup()方法是controller中的一个特殊方法,Pecan会在特定的时候调用这个方法来实现更灵活的URL路由。Pecan还支持用户实现_default()和_route()方法。这些方法的具体说明,请阅读Pecan的文档:routing。

我们这里只用到_lookup()方法,这个方法会在controller中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执行且没有_default()方法的时候执行。比如上面的UsersController中,没有定义/v1/users/如何处理,它只能返回404;如果你定义了_lookup()方法,那么它就会调用该方法。

_lookup()方法需要返回一个元组,元组的第一个元素是下一个controller的实例,第二个元素是URL path中剩余的部分。

在这里,我们就需要在_lookup()方法中解析出UUID的部分并传递给新的controller作为新的参数,并且返回剩余的URL path。来看下代码:

_lookup()方法的形式为_lookup(self, user_id, *remainder),意思就是会把/v1/users/中的部分作为user_id这个参数,剩余的按照”/”分割为一个数组参数(这里remainder为空)。然后,_lookup()方法里会初始化一个UserController实例,使用user_id作为初始化参数。这么做之后,这个初始化的控制器就能知道是要查找哪个用户了。然后这个控制器会被返回,作为下一个控制被调用。请求的处理流程就这么转移到UserController中了。

实现API逻辑

实现前,我们要先修改一下我们返回的数据,里面需要增加一个id字段。对应的User定义如下:

现在,完整的UserController代码如下:

使用curl来检查一下效果:

定义WSME类型的技巧

你可能会有疑问:这里我们修改了User类型,增加了一个id字段,那么前面实现的POST /v1/users会不会失效呢?你可以自己测试一下。(答案是不会,因为这个类型里的字段都是可选的)。这里顺便讲两个技巧。

如何设置一个字段为强制字段

像下面这样做就可以了(你可以测试一下,改成这样后,不传递id的POST /v1/users会失败):

如何检查一个可选字段的值是否存在

检查这个值是否为None是肯定不行的,需要检查这个值是否为wsme.Unset。

实现 PUT /v1/users/

这个和上一个API一样,不过_lookup()方法已经实现过了,直接添加方法到UserController中即可:

通过curl来测试:

实现 DELETE /v1/users/

同上,没有什么新的内容:

总结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完成了我们的API服务了,虽然没有实际的逻辑,但是本文搭建起来的框架也是OpenStack中API服务的一个常用框架,很多大项目的API服务代码都和我们的webdemo长得差不多。最后再说一下,本文的代码在github上托管着:diabloneo/webdemo。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包管理和API服务了,那么接下来就要开始数据库相关的操作了。大部分OpenStack的项目都是使用非常著名的sqlalchemy库来实现数据库操作的,本系列接下来的文章就是要来说明数据库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1938 次浏览       16
 
相关文章

云计算的架构
对云计算服务模型
云计算核心技术剖析
了解云计算的漏洞
 
相关文档

云计算简介
云计算简介与云安全
下一代网络计算--云计算
软浅析云计算
 
相关课程

云计算原理与应用
云计算应用与开发
CMMI体系与实践
基于CMMI标准的软件质量保证
最新课程计划
信息架构建模(基于UML+EA)3-21[北京]
软件架构设计师 3-21[北京]
图数据库与知识图谱 3-25[北京]
业务架构设计 4-11[北京]
SysML和EA系统设计与建模 4-22[北京]
DoDAF规范、模型与实例 5-23[北京]

专家视角看IT与架构
软件架构设计
面向服务体系架构和业务组件的思考
人人网移动开发架构
架构腐化之谜
谈平台即服务PaaS
更多...   
相关培训课程

云计算原理与应用
Windows Azure 云计算应用

摩托罗拉 云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通用公司GE Docker原理与实践
某研发中心 Openstack实践
知名电子公司 云平台架构与应用
某电力行业 基于云平台构建云服务
云计算与Windows Azure培训
北京 云计算原理与应用